2023年4月24日,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第二届海峡救捞和水下工程融合发展技术交流暨分会换届大会二届一次会议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成功召开。大会以发展、创新、融合、共赢为目标,进一步提高海洋水下工程技术的质量与标准,开掘各项海洋业务资源,增强同国内外以及两岸之间海洋水下技术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来自政、产、学、研、用各界专家百余人齐聚一堂,就两岸海洋技术高质量发展与建设开展深入交流。
(参会人员合影)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郑晓东、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为本次大会致辞。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郑晓东在致词中说到,“海专委是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唯一一个对台交流的分支机构,也是两岸基层民众交流互鉴、互帮互助、共促发展的重要平台。用情推动两岸交流,助力平潭岚台海上救援基金会成立,是国家首支以海上救助救援为主题的民间基金会,并通过研讨会、考察等方式,加强两岸沟通互访。用力深化改革创新,积极开展海上风电、海上智能装备研发合作,完成了从传统海工企业到风电巨擘的转型。平潭因台而设、向海而兴。习近平总书记就在平潭发出向海进军的宣言,强调海洋优势是平潭最大优势,必须重视做好海的文章”。
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表示,“近年来,海峡两岸救捞事业蓬勃发展,在分会各委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始终遵循协会一个目标、两个追求、三个服务的发展思路,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工作精神,在推进两岸共同维护海域安全、共同交流技术经验、共同倡导社会责任、共同建设绿色家园的工作中,扎实有序开展了多项业务工作,取得了很多突出成绩。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次会议完成后必将为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救助打捞和水下工程技术融合发展、助力海峡两岸沟通,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发挥更加积极作为,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本次活动设置了为原海峡水下工程技术融合发展专业委员会更名为海峡救捞和水下工程技术融合发展分会的授牌环节,专委会更名为分会,符合时代特征与需求,体现“融合发展”的主旋律。
(七方签约仪式)
为了进一步开展海峡两岸海上救助工作,深化工程潜水、旅游潜水、打捞救助等方面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平潭从事海洋打捞救助工作的地理优势,本着地方政府牵头、民企主导、高校参与、两岸互动的技术交流合作形式,以平潭为基地开展工程潜水、旅游潜水、打捞救助等方面“产、学、研、教、智”(即两岸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教培实训、智库智囊)合作,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资促进委员会、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信息职业学院、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台湾中华潜水学校、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七方就海峡两岸海上救捞研究与水下工程融合发展合作事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第二届海峡救捞和水下工程融合发展技术交流环节,东海救助局厦门基地潜水分队队长、一级潜水员谢绍洪,台湾海难救助协会理事长丁汉利,国家大坝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谭界雄,台湾中华潜水学校校长刘复光,国际海难事故特派代表黄振堂共五位专家学者分别就《台湾海峡翻扣船救援能力现状分析》、《台湾站在新航运的 T 字路口》、《新时期大坝安全水下保障技术》、《亚太水下技术人才合作培育执行构想》、《海峡两岸救助打捞的合作与展望》做精彩交流演讲,博得众多掌声。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海峡两岸潜水打捞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提升。同时,中潜协将融合分会落地平潭,充分利用平潭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原有会员单位的基础上,新发展了多家会员单位。通过扩大会员队伍数量以及拓宽会员单位工作领域等方式,增强了分会力量。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大力支持下,本次会议由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主办,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资促进委员会、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台湾工作部、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厦门大学平潭研究院、台湾中华潜水学校协办,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海峡救捞和水下工程技术融合发展分会、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办。
CopyRight © 2020 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闽ICP备17007219号 技术支持 : 百助建站